《国际日报》(印尼)2019年9月28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去了一趟承德避暑山庄。出国十年之后我再回味,除了一处之外,其他已然印象模糊。那一处,被我写进了散文《天池孤心》中。身临其境时,觉得此生恐无缘再见此地,离开时我流泪了。从离开承德到写《天池孤心》的十多年间,虽然生活起了巨大的变化,我的心还是比较平和超然的。万万没有想到,前天在一个视频上,我竟然与那一隅并不太引人注意的水天再度相遇! 时隔数十载,我依然毫不费力地一眼就认出了那一个地方。    ...
40年后再看《追捕》■李文心(纽约)1979年春节期间,堂哥从老家来拜年,父亲带上他和我去看热映中的《追捕》。那时候,没看过几部外国电影(社会主义国家的除外),猛一下在大气的宽银幕上看见东京繁华的街头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场面,非常震撼。细看下来,日本人行色匆匆,神态各异:男人长发披肩,大翻领、喇叭裤,有些还人穿浅色的风衣;女人烫发描眉,无论穿长裙或者套装,都光鲜亮丽,仿佛来自另外一个星球。再后来,男女主人公拥抱、接吻,令我窘迫难当,如坐针毡,因为是和家人在一起。今年正月里,因为查找《杜丘之歌》的缘故,我在网上又把《追捕》看了一遍。好久不看电影了,一来,好电影少之又少,再者,...
09月28日2019年

写诗的时候

作者
写诗的时候 ■王渝(纽约) 门铃响时引起无端的心悸推倒一地砌成的字汇乱不成图案系住的灵感脆弱如大都市中美丽的雪景 无意中穿上流行沿用旧了的思维踏着滚轮鞋滑落意识的边缘,不自觉地窗前非洲兰沾沾自喜迎着阳光绽放浅紫与粉红徘徊纸与笔之间竟然使得我今生多活了几次白桦树那样全身布满张望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