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刊《东西》第162期最近两三年,花在杜诗上的时间稍多,比较喜欢的诗,参照各种注本,尽量把意思弄明白,不放过一点疑惑。这一认真,就发现,不少背得滚瓜乱熟,自以为读懂了的诗句,其实并未完全读懂,不过得其大意而已,有些连字句都记错了。也有不多几首,并无艰涩的文词或生僻的典故,只是平常字句,意思一目了然,然而理解的偏差更奇怪,独出心裁得像有意的误读。七律《冬至》,是杜甫晚年旅居夔州时所作,那时他漂泊西南已有八九个年头,长久滞留异乡,生活穷困潦倒,加上日夜盼望战乱结束,牵挂着朝廷的安危。双重的愁闷,使他倍觉衰朽老迈。诗云:“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涯风俗自相亲...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刊《东西》第161期 小学毕业那年暑假,父亲找人介绍了一位姓郭的先生给我补习国文。郭先生是一所补习学校的国文教师,单身一人住在学校里,说好每天下午两点至四点我上门求教,为期一月,束脩五元。 学校在一条小巷里,原是旧家大宅,巷口是一家茶馆。第一天我提早赶去,只见大门敞开,门厅里坐一位老汉,像是门房,晃着蒲扇在哼《空城计》。我说我是来补习的,找郭先生。老汉将我从头看到脚,大概捉摸我是不是“司马发来的兵”,后来蒲扇一挥:“进去吧,郭先生在办公室里。”我闯进“空城”,绕屏门,越天井,登大厅,大厅右侧的厢房上钉着牌子:“办公室”。 郭先...
      路遇张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