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刊《东西》第252期。原公众号文章由凌岚编辑/编发。)【编者按】张宗子是海外华人散文写作的大家之一,近年他的随笔集《风容》和《此岸的蝉声》出版,借此机会“北美文学家园”推出他的散文,以飨读者。但丁作《神曲》,地狱篇写得精彩,要人物有人物,要故事有故事,要激情有激情,写到净界,风云渐息,到天堂,就明净到几乎什么都没有。几十年前的中国老电影里,反派角色大放异彩,正面人物则拘谨如泥偶。写地狱,只需把世俗场景换个名目,阎罗王的宝殿,不过衙门的翻版,牛头马面操持的酷刑,较之人世还有不及。坏人易做,好人难为。演坏人,松开羁绊,顺流而下,自然水到渠成。写天堂,中国人的方法还是...
三月阳春,文学花开,由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一届“东西文学奖”全球征文获奖文章今日揭晓。经过评委们三个多月的匿名评选,初选出入围作品,然后从入围作品中计票选出包括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在内的七篇得奖作品。结果如下:一等奖空缺;二等奖两名:《马林道上的乌鸦》(作者:宇秀,现居加拿大温哥华)和《我的“闺蜜婆婆”》(作者:夏青青,现居德国慕尼黑);三等奖两名:《流年》(作者:舒怡然,现居美国弗吉尼亚州)和《父亲的大运河》(作者:张淑清,现居辽宁大连);优秀奖三名:《瓦窑边上是牛坡》(作者:韦光勤,现居广西河池)、《喈喈鸟声,我原谅了自己》(作者:刘瑞,现居河南驻马店)和《初识孟驰北》(作者:孙金钰...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刊《东西》第251期。原公众号文章由江岚编辑,唐简编发。)一.情钓一位加拿大文友若干年前迷上了钓鱼。他的小说写得相当纯熟,但当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却已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我问过他为什么,他笑笑说:已经把情耗尽。当时我并不理解,很为他放弃这份才华可惜。为了生活,他曾来到纽约、芝加哥等地打拼,当过记者,卖过油画,后来又回多伦多,我们总共就见过一面。但有些人见一次就似曾相识可把酒言欢;而有些人对面不识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也许是因为文字的缘分,我们见面就约在纽约曼哈顿,废话说了几个小时,现在什么也不记得,但是也都知道,该记住的或者未曾来得及说的,都在字里行间了,就像书中一颦一笑。...